11 Yilan County Master Plan|宜蘭縣總體規劃


1993-1994
新加坡駟馬國際私人有限公司+雅思柏設計事務所

「創造出健康、美麗、富裕、民主的最佳生存空間」是宜蘭縣總體規劃提出的目標。1991年北宜高速公路開工,對於這個重大交通建設,宜蘭各界固然企盼,但也憂心忡忡,深恐因此重蹈台灣西部惡質發展後塵,失去獨特的優良環境品質。另一方面,在親水公園等點狀公共設施獲得初步成功後,縣府也想整體地檢討宜蘭的發展遠景,為未來鋪路。奠基於1990年台大城鄉所提出的「2001新蘭陽計畫」,1993年4月宜蘭縣政府聘請由劉太格領軍的新加坡團隊,進行「宜蘭縣總體規劃」,其目的除想避免發展失控導致環境災難外,也想藉此建立共同遠景,引導公私建設,充分運用北宜高帶來的便利與資源,貢獻於宜蘭生活環境品質的整體提昇。

在「宜蘭縣總體規劃」之前,宜蘭縣從未有過將全縣當成一個整體的規劃,只有針對都市地區進行過局部性的都市計畫。「宜蘭縣總體規劃」將宜蘭的都市、農村、山林與海岸全部納入規劃範圍一起考量,在永續經營理念的引導下,將全縣人口成長上限訂在100萬人(目前人口約46萬人)後,用總體規劃與容積管制來控制發展與提昇品質。

有別於盲目追求快速成長的規劃,總體規劃強調永續經營,其第一步為「環境敏感地區」的劃設。環境敏感劃設地區面積佔宜蘭縣總面積90%以上,包括自然保護區、森林和山坡地保護區、高生產力農業區與旅遊景觀區等,這些地區既是生態體系永存的要角,也是創造優美環境的關鍵。其次,在環境敏感地區之外界定出「主要發展區」,用來收攏人為發展的範圍,避免混亂與破壞生態。「主要發展區」沿台九線兩側發展,東西約在西環快速道路與高速公路之間,面積共10770公頃,預計容納人口77萬,包括住宅區、商業中心、工業區、公共設施、公園和綠地、基礎建設等。再來,交通網絡規劃以方格式快速道路網為主幹,其中台九線、台二線與高速公路扮演南北主要道路,配合東西向幹道與各小區內生活道路,組成完整路網。路網層級清楚,與台灣西部混亂不同,住宅區將不會有穿越性交通,主幹道兩側也不會有住宅與商業活動。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兩側設置緩衝綠帶,將道路和發展區分開,且可形成一個全縣的綠色網路,並建議依台九線設置一條長39公里的中/輕型捷運系統。根據這個交通規劃,決定了現今北宜高速公路在蘭陽平原上的路線。最後,總體規劃結果整合體現在「概念圖」上,除了用來整合政府與私人的建設計畫,也可以讓縣民用來具體討論縣政藍圖,凝聚未來發展共識。

容積管制用來控制主要發展區內的環境品質,避免過度擁擠,並創造合宜之都市景觀。如規劃主要發展區中面積最大的住宅區,十分之三為中高密度,十分之五中密度與十分之二低密度,容積率各為180%、120%與70%;縱使密度最高的商業區,容積率也不會超過230%,一般為160%。依此規劃,宜蘭的都市景觀主要以四層樓為主,而非高樓林立。另也有台灣不熟悉的「小區」規劃。為避免畸形開發,主要發展區之開發,規劃以小區為單位逐次開發。每個小區長寬各約2.5公里,計畫容納5000個居住單位,並配套商業、工業、交通、公共設施、公園與綠地等,使每個小區的居住品質都維持相同的高水準。

宜蘭縣總體規劃是冬山河時期最具野心的空間擘劃,當日主事者之遠見令人欽佩,然而想藉此總體規劃建立全縣共同遠景,似乎卻並未達成,以致整體地邁向良性發展,至今仍是夢想。而其規劃以「數字管理」空間之理性主義態度,表面上似乎與講求地域特色的宜蘭建築相左,但實際上卻足以構築浪漫的基礎,避免各行其是。原來,浪漫與理性並非對立,而是可以互補!

文|王俊雄

< 建築導覽作品一覽宜蘭